常态化开行满月,北京中欧班列运货值达7800余万元

2024-08-08 11:24

8月7日,据北京海关消息,自7月1日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以来,目前已累计开行4列,已运输220个40尺集装箱,商品涵盖家电、建材、鞋服、轮胎、家具、机械等,总货值7800余万元。


据悉,中欧班列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


2023年3月16日,北京地区首趟中欧班列共载55个集装箱,从北京平谷马坊站成功驶出,从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约9000公里。


常态化开行满月,北京中欧班列运货值达7800余万元_副本.png


2024年7月1日,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从平谷马坊站再出发,经由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驶向莫斯科。这趟班列标志着北京直达俄罗斯中欧班列驶入常态化开行的新阶段,真正为京津冀地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快速直通车”。


据北京市平谷区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班列常态化后将根据双方贸易需求、市场需求、交往需求等安排每月的班列,加强贸易往来,实现按需常态化开行,争取一月四次去程、一次返程的频率。主要向俄罗斯运送我国京津冀地区生产的轻工业产品,如洗碗机、电视等家用电器,回程主要为我国带来俄罗斯特色的食品、饰品等。


同时,依托中欧班列,北京市平谷区将整合“货、库、链、场”等各类资源建成俄罗斯进口商品馆,谋划首都“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馆集群,建设亚洲馆、南非馆、中东欧馆等,打造丝路电商休闲消费直播体验区,充分发挥电商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贯通城市农村、对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作用,实现进口商品馆国家间的互联互通、经贸往来,助力北京“两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北京京平国际陆港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亮表示,“中欧班列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相较于以前的海运方式,全程运输时间要节省50%以上,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中欧班列顺利实现常态化开行,对北京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据北京海关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北京地区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北京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540.8亿元,同比增长5%,占52%。同期,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4026.4亿元,同比增长17.2%,占22%。


此外,上半年,京津冀区域进出口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6%,较2014年上半年增长35.5%,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其中,北京地区进出口占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的72%,上拉京津冀区域外贸增速2.6个百分点。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特有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决定了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同时,北京是连接八个方向的、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地区中欧班列的开通,还具有较高经济效率。


据了解,为了保障中欧班列顺利开行,北京海关所属平谷海关建立企业协调专员长效机制,设立了保障专班,持续优化完善中欧班列监管服务,积极推广预约通关、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保障各个环节作业有序衔接,有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同时,注重加强中欧班列相关惠企措施宣传,并通过惠企热线进行“一对一”辅导,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惠企举措“直达快享、应享尽享”。